傷風感冒對都市人來說,可能只是小事一宗,但這天遇上自稱「50年來都沒有感冒的中醫師」黃天賜教授,令人對疲勞管理及治未病有更深刻了解。別以為黃醫師只是紙上談兵,其實他早於20年前一手創辦「健絡通」,就是希望將中醫治未病的概念融入都市生活,透過疲勞及疼痛管理,推廣無痛生活的目標,更希望教育都市人多角度了解身體疲勞,讓大家明白「疲勞管理要立即處理!」
一個品牌能成功誕生,背後總隱藏創辦人成長經歷,而創辦健絡通20年的黃醫師,在小時候已對健康有深刻體會。「我11、12歲時因為感冒菌入心臟,在醫院住了兩年,當時醫療不發達,有小朋友今晚還在跟你談天說笑,第二朝已經走了,這期間經歷不少生離死別,令我更明白預防病患的重要性。」
習醫學武鍛鍊身心 深明治未病重要性
黃天賜中醫師出院後跟爸爸黃道益學打功夫、研習中醫及製藥,更明白感冒與疲勞的關係,「我開始服中藥、學太極鍛鍊身體,從此都沒再服西藥,自此50年來都沒有感冒,亦無大病痛,令我更明白身體疲勞會令感冒發生,而咽喉及口腔是細菌最常入侵身體的渠道,抹一些含薄荷成分的藥油,有助殺菌,減低感冒機會。」黃醫師認為,這些概念人人都知,但總覺得『疲勞不是病』而不處理,本來能治未病,卻最終待病發時才求醫,對健康影響更大。
中西止痛觀念不同 萌生藥油年輕化想法
正因為治未病的重要性,黃醫師希望喚醒更多人及早正視疲勞疼痛,而在加拿大留學時更得到啟發,萌生將止痛藥油年輕化的想法,「外國人疼痛發作時只會不斷服止痛藥,我看到〈60分鐘時事雜誌〉一個訪問,受訪者發明了止痛電頻磁針,並將專利賣給藥廠,最終藥廠花100萬美元購入製造機器,卻沒進行生產。原來因為藥廠每年於止痛藥的銷售額達60、70億美元,收益遠超投資止痛電頻磁針,故寧願投資止痛藥項目。這也反映中西醫學不同,西醫着重疼痛發生後消痛,中醫則着重疼痛出現前處理。」
父親命名「健絡通」 改良配方調和氣味
七八十年代時的香港,仍流行「跌打酒」,在製造時更會滲入化學溶劑甚至西藥成份,以求加快生產速度。黃天賜中醫師回港接手家族生意,堅持以最傳統的全中藥油劑浸泡方法慢工出細貨,藉藥油的低揮發性,提高成份更有效由皮膚滲透;再參照外國的自動化生產工序,以控制品質,着力將傳統藥油止痛產品年輕化,並在瓶身加設磁力按摩頭,希望令年輕人甚至外國人都接受。他將這個製藥油的理念告訴父親黃道益,「爸爸認為傳統止痛藥油本質便是如此,擔心外加太多新東西,會改變藥油的本質,但他亦鼓勵我以另起新系列發展新產品,結果我將藥油的配方改良,再調整傳統藥油味道,令年輕人更容易接受,爸爸更為新系列定名為『健絡通』,沿用至今。」
冀多角度了解身體 疲勞管理要立即處理
由健絡通活絡油到藥貼產品,以至研發磁珠按摩頭等,產品一直配合都市人習慣而推陳出新,「產品一直忠於原有的配方,紓緩肌肉疲勞及疼痛,沒太大改變,改變的反而是都市人的習慣,例如經常玩手機、長期坐着工作,誘發網球肘、手機指等病,其實病理都是肌肉疲勞及血液循環問題。」隨着健絡通成立20周年,品牌踏入新里程,黃醫師希望能教育更多都市人,多角度了解身體疲勞,並在疾病發生前處理小問題,「中醫學裡有一句,『骨正筋柔,氣血如流』,每當感到疲勞,其實都是一個警號,告訴你要休息、重整健康,別因習慣了疲勞便不當一回事;無疲勞自然無疼痛,無論你幾多歲,疲勞管理都要立即處理,所有事情都可以reset,健康亦都一樣。」
設醫館義診殘疾童 醫得一個得一個
一說「健絡通活絡油」,腦海自動接上「點滴在心頭」,廣告口號深入民心。品牌20年來都本着「無疲勞‧無疼痛」理念,品牌精神不變,但歷程一直演進,而黃醫師今年於深水埗成立醫道惠民醫館,兼負保育及中醫使命,將品牌理念以另一個精神面貌延續開去。「幾年前經過深水埗這個騎樓底,覺得跟我兒時長大的醫館很似,所以購入這物業,陳設裝潢都盡量保留原貌,更得到業主留低的歷史舊物。加上今年是爸爸100歲生日,我希望設醫館為殘疾兒童義診,特別是腦癱幼童,因為腦神經細胞在3歲前仍有機會生長,所以要把握3歲前的黃金時間,醫得一個得一個。」
Reference:
晴報:https://skypost.ulifestyle.com.hk/article/2461041/%E3%80%8C50%E5%B9%B4%E4%BE%86%E9%83%BD%E6%B2%92%E6%9C%89%E6%84%9F%E5%86%92%20%E9%BB%83%E5%A4%A9%E8%B3%9C%E4%B8%AD%E9%86%AB%E5%B8%AB%EF%BC%9A%E7%96%B2%E5%8B%9E%E7%AE%A1%E7%90%86%E8%A6%81%E7%AB%8B%E5%8D%B3%E8%99%95%E7%90%86%EF%BC%81%E3%80%8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