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十種關節軟組織病變】
頸椎、胸椎、腰椎、手腕、手肘、肩膊、骨盤、膝、足、踝 ⋯關節軟組織,包括:
- 椎間盤(軟骨)突出,坐骨神經、脊椎病、及各肌肉、神經、血管、肌腱、軟骨、盤骨⋯等關節軟組織,;
- 脊柱側彎、椎間盤(軟骨)突出、脊椎管狹窄,及其引致的坐骨神經痛、腰背痛、頭痛、四肢麻痺等等
- 骨刺增生: 肌腱繃緊 →血液循環受阻 →關節軟骨組織勞損 → 軟骨自然修復→ 壓力的超負荷→ 影響軟骨的密度易勞損→骨刺增生;
- 肌腱繃緊 →血液循環受阻 →關節軟組織創傷/ 勞損 → 創傷修復期 → 修復期纖維超負荷或養份受阻 → 肌纖維鈣化 ⋯
- 肌腱勞損 – 運動過度- 可購成韌帶創傷 , 肌腱磨損 , 誘發各種關節問題 ,
- 關節液乾涸 – 關節缺乏運動 →關節活動幅度少→ 關節液分泌乾涸→ 肌腱繃緊 → 肌腱缺養→易疲勞 →勞損 ,
- 關節軟組織缺血缺養 – 會購成肌腱 , 韌帶及關節勞損 , 導致神經及血管受壓 ,誘發關節囊充血 , 水腫 , 關節黏連 , 及無菌炎症 … 等病變 .
- 關節囊長期受壓 – 關節長期屈曲 , 有礙關節液分泌 . 導致關節營養受阻 .
- 肌筋膜炎-肌筋膜退化 – 肌腱缺養疲累 → 肌腱疼痛 → 肌筋膜纖維化 → 鈣化及炎症病變.
- 關節退化 – 關節缺養疲勞→ 失去彈性→骨膜勞損 →骨增生(骨膜自行修復)慢性勞損 –長時間的慣性動作, 疲勞的肌腱會變得繃緊 , 增加了關節軟組織的磨擦及勞損。
【止痛消炎藥與肌肉創傷】
斯坦福大學、Kungliga皇家理工學院,研究報告指出:我們日常用於肌肉損傷止痛的非甾體類、解熱鎮痛劑,如:阿斯匹林,撲熱息痛,布洛芬⋯等等,實際上是會抑制患部炎症因子(前列腺素E2)的產生,進而延緩了受損肌肉的再生及肌力恢復。在肌肉損傷或劇烈運動後,炎症因子能夠激活負責修復損傷的肌肉幹細胞,促進肌肉再生,和恢復肌肉力量的能力。一些研究表明,抗炎治療會對肌肉的恢復產生不利影響。有研究發現在受傷後的三天內,肌肉組織中炎症因子PGE2的水平急劇增加,這可反映炎症因子是在一瞬間產生的免疫反應。vol. 114 no. 26 > Andrew T. V. Ho, 6675–6684, doi: 10.1073/pnas.1705420114。
【黃天賜醫師】大貼士:
肌肉運動創傷後的72小時,是肌肉創傷的急救黃金時間,如無必要避免服用消炎止痛藥,避免抑制肌肉第一時間的自我修復功能,影響肌肉纖維功能,及患部正常的免疫反應。
【治大病由治小病治】
「疼痛」解碼: 「疼痛」是身體對某些疾病的警號.是身體提醒我們身體的健康狀況.現代醫學認為:當身體或器官受創傷,局部組織出現壞死的現象,而發生流血 , 血塊 , 發炎…等的情況 ,及代謝廢物積聚,引患處會釋放出一些化學物質,如: 組織胺、血清素、氫離子等等,導致週邊的血管擴張、紅腫,患部壓力增加,導致神經上面的壓力接受器得到感應,增加敏感性產生使,正如中醫金科玉律之「不通則痛,通則不痛」.
都市人的醫療習慣:過度依賴醫療服務,因各種因素而依賴只壓抑神經感情的止痛藥物,而忽略面對及處理誘發症狀的原因,經常忍痛致症狀惡化到忍無可忍才請示專家,症狀一旦得到舒緩後又重新投入到,誘發疼痛的疼痛根源。因長期缺乏深層的自我護理,加上體能長期因各重因素的影響,年複年而誘發更嚴重而難處理的各種病變。
常見的疼痛病變:關節軟組織創傷 , 多見於韌帶 , 肌腱 , 軟骨 …等肌筋膜關節軟組織 , 其受創的關節軟組織癒合後 , 但“肌筋膜”需要一年以上才能恢復到原來的強度。 但在康復護理是非常重要 , 康復期間受傷患處如何預防疲勞繃緊 , 預防患部超負荷 , 預防患部血液迴圈受阻 …等導致慢性炎症病變 .
【常見的疼痛病變】
肌肉疲勞繃緊 > 乳酸積聚 > 血液迴圈受阻 > 肌耐力衰退 > 筋肌膜鈣化 > 筋肌膜勞損 > 免疫力下降> 慢性炎症病變 …
(1) 肌肉疲勞繃緊–過度的肌肉運動 , 令不常運動的肌肉超出其結構本身的負荷 . ,導致運動後變得繃緊 ,而運動疲勞的肌肉在修復過程中釋放的物質可引起疼痛 ,
(2) 乳酸積聚 (blood lactate acid )–當肌肉運動超出肌肉本身的負荷時 , 身體會進行「有氧運動」持續肌肉的運動 , 乳酸是「有氧運動」的代謝副產物, 積聚的乳酸令肌肉疲累酸痛 .
(3) 血液迴圈受阻 – 患部超負荷 , 關節疲勞繃緊 , 影響養分的補給 ,有礙創傷組織的健康修復 ,
(4) 肌耐力衰退 – 肌筋膜長期缺血缺養 , 會加重關節軟組織創傷的負荷 , 影響膠原纖維間聯結,導致白肌纖維荷重力及柔韌度下降 , 增加患部的復發率 .
(5) 筋肌膜鈣化 -早期關節軟組織彈性降低 , 但持續的工作超負荷 , 增加筋肌膜的鈣化缺乏彈性 .
(6) 筋肌膜勞損 -長期的不良工作姿勢 , 或長期的固定反復的工作姿勢 , 會構成不同程度的肌肉、肌腱、滑囊和關節囊…等軟組織勞損 ,
(7) 免疫力下降 – 患部長期缺血 , 缺養 , 免疫力下降 , 有礙肌球蛋白細胞的健康結合, 影響正常的康復 .
(8) 慢性炎症病變 – 長期的肌腱超負荷 , 影響肌纖維的膠原蛋白合成的養分供應 , 導致免疫力下降 , 纖維修復期間易患上慢性無菌炎症 , 而病變的潛伏期長及不易察覺 , 所以運動新傷容易變成慢性炎症病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