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態循環】
在上世紀當科學家發現地球過去50年的氣候變化,是過去100年的雙倍,這與人類的生活習慣改變有關,當時大家都不以為然,反之人類變本加厲地的各種商業化行為,最後加速了孕育22億年的「生態循環」響起「警號」。但人類忽視了異常的洪水、旱災、颶風、冰川急速溶化…等地球暖化的「警號」。最後導致更嚴重的;南極臭氧層、北極冰山,物種消失,疾病肆虐…等毀滅性災難的「結果」。
【人體的生態循環】
人是一個整體的代謝機體,當身體的「生態循環」失平衡,直接會影響身體各組織器官的正常運作,如果狀況持續沒有改善,身體會因不同的狀況而作出反應。有如地球「生態循環」失去平衡一樣「氣侯、溫度、二氧化物、水質、大氣層…等」都會出現異常的變化。所以當人體或地球的「生態循環」失平衡,若果失衡的「源頭」沒有適當處理及改善,所創造的創傷只會日漸惡化,及所影響「生態失衡」的創傷範圍,只會日益嚴重。
【生命的態度】
所有生物一生所做的事,「目的」是維持生命「活」著,而「活」的方法雖然各有各法,而成功「活」著的關鍵因素是「生命的態度」,但人類對未的態度都存有不同的想法,倒如:大家都知道地球的生態環境影響著人類的生命,而因各種因素影響,有些人會選擇被動或主動面對、有些人會選擇視如不見或坐言起行的態度,忽視或積極⋯等不同的態度處理人與生態循環的關係。
我們必須認識人類的健康問題,住住因不同的環境因素、或不同的生活習慣、不同的個人思維模式,從而作出不同的醫療藥模式,這與現今都市疾病普及化、年青化都有密切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