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y: 習慣成病

【天然感冒藥方】

【抗生素】

抗生素是由微生物(包括細菌、真菌、放線菌屬等)產生的化學物質,有抑制或殺死其他微生物的作用。 但是細菌的適應能力極強,所以長期習慣使用抗生素,會增加細菌的抗藥能力,而產生超級細菌。

 

【天然抗生素】

現代藥理研究顯示,大多數的清熱解毒藥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,

  1. 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、黃連、大蒜、金蕎麥、知母、赤芍、魚腥草等對感冒病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。
  2. 銀花、連翹、魚腥草、貫眾、黃芩、大青葉、赤芍、板藍根、黃柏、丹皮⋯等清熱藥物對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,但抗菌力不強,但有明顯解毒作用。
  3. 蒲公英、魚腥草、穿心蓮、野菊花還能延緩病毒所引起的細胞病變。
  4. 黃連、小蘖堿、黃芩、穿心蓮、野菊花、石膏等能增強白細胞和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;
  5. 魚腥草素能使體內白介素的濃度增加,從而提高非特異性免疫力來抵禦病源侵襲;
  6. 蒲公英、大蒜、黃連、黃芩等還能增加淋巴細胞轉化率。

註冊醫師黃天賜建議:感冒初起可選擇副作用較少的天然抗生素藥物:包括:野菊花、連翹、蒲公英、板藍根⋯等

  1. 清咽喉湯:銀花30g、野菊花30g、蒲公英30g、紫花地丁15g、板藍根30g、玄蔘15g、桔梗15g、蟬衣6g、甘草6g。
  2. 清熱消腫:金銀花6g、連翹6g、板藍根6g、蒲公英4g、山豆根4g、蘆根5g、生大黃4g(後下)、薄荷4g(後下),牛蒡子4g、桔梗4g,生甘草6g。〔每日一劑,水浸泡20分鐘後,先用武火至沸後,收火煎20分鐘,濾出藥液,加水再煎,共煎3次,取藥液100~300ml,少量多次服用。〕

 

習慣【治標不治本】

【習慣治標不治本】

香港全年都有流行性感冒出現,有專家估計流感病毒極有可能再度於全球肆虐,全球死亡人數將高達200萬至740萬。

【什麼是流行性感冒】

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,是一種高傳染性病毒引致呼吸道感染的疾病,病毒共分甲、乙、丙型三種。一般而言,在本港最普遍的流感多為甲型H1N1及H3N2。 「傷風」和「流行性感冒」很容易被人混淆,有些人可能因為出現流鼻水及打噴嚏等病徵而誤會自己患上流感。

 

  傷風/感冒 流感
病發 突然 逐漸遞增
症狀 咳嗽、喉嚨痛、流鼻水、輕微發燒⋯ 頭痛、咳嗽、喉嚨痛、

肌肉痠痛、倦怠、

發燒3~4天

發冷、疲倦虛弱等⋯

感染部位 鼻、喉嚨 全身性

【如何治療流感】

常見都市人感冒時,習慣購買一些藥物自行處理,但忽略了坊間可以買得到的感冒藥,有效舒緩因傷風感冒引起之症狀,包括噴嚏、流鼻水、發燒、鼻塞、肌肉酸痛及頭痛⋯等不適;而不是「治療傷風、或感冒」。

香港衛生署資料:

  1. 感冒主要由病毒引起,服用抗生素並無療效。
  2. 除非出現細菌感染的併發症,否則無需服食抗生素。
  3. 人體有免疫能力,若有適當護理,大部分患者會在一星期內自行痊癒。
  4. 一般感冒藥物只是舒緩一些徵狀不適,如:退燒藥、咳藥水、或收鼻水藥;
  5. 預防引起併發症,所以患者除了盡早找醫生求診外,亦要有足夠的休息,多喝水、進食有營養和容易消化的食物;
  6. 戴上口罩,防感染他人。

【飲食習慣與感冒】

【飲食習慣與感冒】

醫學界對現今超級病菌的無奈,是21世紀免疫學值得研究的課題,人體的免疫功能的基本目標,是增強對病原體的防禦能力;預防疫苗的藥物注射只是針對有限的病毒、細菌或寄生蟲的有限度防禦,除了藥物預防,提升人體整體免疫系統功能的方法很多,包括:可以透過運動促進人體整體代謝功能、或改善飲食中均衡營養是人體自我增強免疫力的課題,例如⋯⋯

  1. 食物中維生素E、維生素A、鋅、硒等維生素及礦物質,已被證明有增加細胞性免疫的功效;
  2. 食物中缺少鋅(zinc)元素,會使老鼠體內顯示 IgM抗體偏低;
  3. 食物中缺少鐵(iron)元素,會使吞噬細胞的殺菌力降低,影響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;
  4. 食物中缺少維生素A,在老鼠體內顯示吞噬細胞的功能降低,補體的活化能力也降低,受細菌感染的機率增加;
  5. 食物中缺少維生素A也使體液性免疫反應功能降低。
  6. 食物中維生素D也是很重要的免疫調節劑,維生素D會抑制T淋巴球的增生及分膜層抗體的製造與分泌。

 

為什麼「冰涼感」止痛更天然

冰涼感VS冰敷

美國GM細胞生物學部斯克里普斯研究所,2006年有關薄荷醇與其他感官化合物報告顯示:(1) 薄荷醇以其冷卻效果而聞名,激活了TRPM8 – 一種冷活化的thermTRP離子通道。 然而人體生理研究表明薄荷醇在溫暖感覺調節中的矛盾作用,在這裡我們顯示薄荷醇也激活熱激活的TRPV3。 我們進一步表明薄荷醇抑制TRPA1,潛在地解釋了薄荷醇作為止痛劑的用途,可引起熱和疼痛感覺的天然化合物的分子受體,也調節其他的熱TRP,因此我們發現許多推定為具體的“感官化合物”與熱循環系統具有混雜的關係。

 

[(1) Mol Cell Neurosci. 2006 Aug;32(4):335-43. Epub 2006 Jul 7.More than cool: promiscuous relationships of menthol and other sensory compounds.]

預防「新傷變舊患」ABC

「紅、腫、熱、痛」的背後

  • 生物學(高中)《人體的二型發炎反應》人體免疫系統是個極複雜的系統,當人體因各種原因的傷害,包括:物理性、化學性、或感染⋯的傷害,「紅、腫、熱、痛」是受傷細胞分泌的發炎介質(組織胺)所引起人體的「二型發炎反應」。
  • 紅:增加微細血管的擴張,促使體積較大的白血細胞能從血管滲出,而紅血球會隨著滲出,導致患部皮膚呈現紅色。
  • 腫:而因滲出紅血球、紅小板、水分、組織液⋯等,因未能即時回流靜脈或淋巴的回收系統,會積累於患處變得瘀紅色,血纖維蛋白原和血小板等使得凝塊形成,隔絕發炎的區域,造成了腫的感覺。
  • 熱:體溫昇高目的是:
  1. 促使微細血管的舒張,
  2. 促使白血球(吞噬細胞)消滅細菌,
  3. 促使更多的抗體、補體、血小板、吞噬細胞⋯等,參與發炎反應。
  • 痛:創傷造成腫脹區域,是隔絕病原體感染蔓延,沉澱並壓迫痛覺神經,導致疼痛。

冷敷不等於冰敷」

註冊醫師黃天賜指出,急救扭傷而言,冷敷的「目的」是在短時間內防止創傷惡化,穩定狀況,註冊醫師黃天賜指出,冷敷不等於冰敷。,只需給予皮膚感覺較體溫低些少的清涼感覺,已可以達到管理患部發炎介質(組織胺)的過度分泌,減少紅血球、水、血小板⋯從血管持續滲出、減少腫脹減少疼痛。

 

扭傷黃金72小時的警號「紅腫熱痛」

運動肌肉創傷的「紅腫熱痛」是人體組織細胞受傷後,發炎介質「組織胺」引起的「發炎反應」是人體第二型免疫反應,是沒有針對性的非專一性免疫反應non-specific immune response;

  1. 紅腫痛:反映患部血管的破裂,靜脈回收受阻導致患部缺氧積瘀,腫脹擠壓神經,誘發疼痛的狀況;
  2. 熱:(細菌的繁殖溫度是33°C)體溫的昇高致37°C以上,(1)是人體防感染機制,(2)同時可促使血管的舒張,促進患部血液流量,促進氧份補充和白血球的防感染機制。
  3. 薄荷冰感管理疼痛

 

 

 

 

疲勞管理123

都市病與疲勞管理

於香港臨床經驗四十年「黃天賜」註冊中醫師認為,及早管理以【黃帝內經】的【治未病】為基礎,針對都市人的生活習慣;喚醒體內的自然抗病能力本能,透過簡易的自我疲勞管理,可以及早預防都市疼痛的及病率,包括:頭痛、頸痛、腰痛、膝關節痛、靜脈粥脹、扁平足⋯等的循環功能、從而改善體內所有組織器官的「氧分供應、代謝癈物回收,及自我修復功能。從而改善管理各種都市病的病變。

疲勞可反映患者整體的「血氧」含量,包括:心、腦、肝、脾、肺、腎、胃、腸,皮膚、骨胳關節軟組織⋯等的各種功能運作,

疲勞可反映人體整體「代謝廢物」的疏泄狀況,例如:下肢長期疲勞、循環系統、經絡系統阻塞,引發淺靜脈曲脹、扁平足、 腱鞘炎、 關節炎及皮膚病…等。

疲勞可反映人體各器官和組織晚間的「功能恢復」機制,例如:長期失眠,會影響壓力荷爾蒙、及交感神經的運作、胃腸道黏膜晚間的自我修復,骨髓造血功能(紅、白血細胞),自體免疫抗病功能、及心肝膽胰脾肺腎⋯的自我抗病功能。

 

疲勞攻防123

  1. 防病發-透過管理「懸掛系統」頸、肩、胛部位及早找出潛伏於肌腱深層的「疲勞繃緊」位置,及早護理;減少頸項椎間椎間盤突出誘發的神經擠壓的疼⋯、減少惡性病變率。
  2. 防阻塞-透過管理「懸掛系統」頸、肩、胛肌肉「疲勞繃緊」的累積、及早恢復體內「血液循環系統、淋巴免疫淋巴循環、經絡循環(低阻抗容積通道)的自我修復「本能」,包括:能量補充、代謝癈物回流、免疫防禦循環⋯的正常功能,維持體內「生態循環」的淨化。
  3. 防病變-透過管理「懸掛系統」頸、肩、胛「疲勞繃緊」的累積,管理「疼痛根源」、減少誘發各種相關惡性病變;管理睡眠、內分泌、及免疫力⋯減少誘發的各種「都市病」。

(註)肌肉間的低阻抗容積通道(經絡)及與中樞神經的訊息傳遞(註)vol. 114 no. 26 > Andrew T. V. Ho,  6675–6684, doi: 10.1073/pnas.1705420114.

 

【習慣成病】電腦頸

電腦頸

頸椎病

頸部結構複雜,筋膜頸筋膜圍繞頸部肌肉、血管神經組織,由於頸部肌筋膜長期負荷會導致頸、肩、胛持續「疲勞繃緊」;久而久之會誘發頸、肩、胛軟組織的「無菌性炎症」,包括:斜方肌、菱形肌,頭夾肌、頭半棘肌⋯等;若疲勞、炎症持續,會誘發各種頸部的各種慢性病變。

 

臨床表現為頸肩胛周邊肌肉長期疲勞繃緊,胸悶,胸椎間有壓痛點,手麻、骨刺⋯等,而頸椎神經因被擠壓會誘發:失眠、頭痛、頭暈、落枕⋯等身體的警號,治療期長,易復發。

長期疲勞繃緊,增加脊椎間的椎間盤(軟骨)突出問題,導致突周邊的神經根受到擠壓,常見於頸椎、腰椎。

 

 

「疲勞」的警號

人體是一個整體的代謝循環機體,香港註冊中醫師黃天賜表示:透過「經絡」激活人體的自我防禦機制,與中醫「通則不痛」的護理機理,是人類與生軀內的自我抗病維生機制的理論是相通。

疲勞是反映患部「血液循環、免疫淋巴循環、經絡循環(低阻抗容積通道)功能提早衰退,從而可增加患部誘發各種無菌炎症,或增加相關慢性病變發病率。

 

  1. 反映患部「養份」的補給下降,
  2. 反映「免疫力」下降….等。
  3. 反映「代謝廢物」累積,肌肉間的容積通道(經絡)與中樞神經的訊息溝通受阻。

 

疲勞護理123

  1. 防病發-「及早找出源頭」-及早透過定點按壓,找出「肩頸胛懸掛系統」最繃緊疲勞、或疼痛的位置。
  2. 防阻塞-「及早藥用護理」-及早找出舒緩患部周邊肌腱、韌帶的繃緊疼痛狀況,透過無痛針灸或定點藥用護理(薄荷冰感止痛),刺激患部組織胺的分泌(註1),改善患部的自我修復本能,減少發病率、及減少炎症病變的機會。
  3. 防病變-「及早管理疲勞」-透過簡單事重複做,工作前,工作後,於患部重複以上〔1~2〕,可避免疼痛的發病率。(1)改善肌肉間的經絡循環(低阻抗容積通道)的自我修復本能(註);(2)減少疲勞繃緊的壓力累積,促使患部血液循環、靜脈免疫淋巴循環;(3)改善神經未稍的發炎反應、舒緩疼痛、減少惡性病變的機會。

 

(註1)肌肉間的低阻抗容積通道(經絡)及與中樞神經的訊息傳遞(註)vol. 114 no. 26 > Andrew T. V. Ho,  6675–6684, doi: 10.1073/pnas.1705420114.

【管理頸疲勞,預防中風】

【管理頸疲勞,預防中風】

頸項結構:頸部結構複雜,滿佈血管神經,由肌肉、筋膜、及緻密的結締組織重重包圍;頸椎是人體懸掛支架的軸心,很容易受因長期低頭的疲勞姿勢,

1.影響頸部相關肌腱繃緊的惡性循環,影響穿插於七個脊椎骨之間的頸動脈血管功能;

  1. 影響椎間盤的活動量,從而影響骨膜的「關節液」分泌,影響椎間盤的彈性(纖維化),及增加椎間盆突出和神經擠壓的問題;
  2. 基於以上(1~2)的因素會誘發筋膜的疼痛及無菌性炎症;

【天賜醫師】治未病

「頸椎關節」的疲勞繃緊,導致椎動脈受擠壓,從而直接影響腦部的「血氧」供應。

有研究表現,大多數中風的患者,都曾患有不同程度的病椎病,

舒緩頸項肌肉繃緊,從而促進患部的血液循環,每天使用 是預防頸項疲勞 ,誘發頸椎病,及腦血栓(中風)的發病率,

方法:「天磁定點止痛 DIY」

(1)未病先防-用拇指尖或天磁檢定法,於疲勞繃緊的位置,找出潛伏於肌腱間最痠疼位置。

(2)透皮給藥-可選擇含34%薄荷醇、和30%甲基水楊酸「透皮給藥」特性,透過藥用定點按壓,深層激活患部的經絡反應(即低阻抗容積通道)引發組織胺分泌,舒張患部疲勞繃緊狀況(有如刮痧的作用),改善頸部的血液循環、直接改善痠疼患部各組織器官的自我抗病功能。

(3) 「及早管理疲勞」-透過簡單事重複做,工作前,工作後,於患部重複以上〔1~2〕,可避免疼痛的發病率。(1)改善肌肉間的經絡循環(低阻抗容積通道)的自我修復本能;(2)減少疲勞繃緊的壓力累積,促使患部血液循環、靜脈免疫淋巴循環;(3)改善神經未稍的發炎反應、舒緩疼痛、減少惡性病變的機會。

站起來的代價

三大「疲勞」核心

骨肉不分離-

人體所有運動都需要骨骼與肌肉一起參與,人類站起來後,身體的重心平衡因轉變,付出的代價是重心的轉移,包括:

  • 上「肩胛懸掛」核心
  • 中「脊柱平衡」核心
  • 下「下肢承托」核心

1.「肩胛懸掛」核心

「肩胛懸掛」核心 – 由肱骨、鎖骨、胛骨、肋骨,上肢借助肱骨、鎖骨和胸骨⋯組成的一個衣架,並以脆弱的「頸椎」為軸心,覆蓋著豐厚的頸肩背胛肌,懸掛著約佔總重50%的身軀;懸掛系統結構複雜,滿佈掌管維生系統的器官組織,包括:

(1)掌管體內與外界接觸的咽喉、

(2)掌管連接腦部的血管和各種神經、

(3)掌管免疫淋巴組織、

(4)調節內分泌的甲狀腺、

(5)調節心肺功能的頸動脈體⋯

 

  1. 「脊柱平衡」核心–

人體直立時,重心在上方,通過脊椎上端承托頭顱,脊柱由33節脊椎組成,上下肢的各種活動,均通過脊柱調節,保持身體平衡。是維持人體重心平衡的支架,左右分別各覆蓋兩束豎脊肌,於胸部及頸部兩側的溝上延伸;胸部由胸腰筋膜所覆蓋,頸部則由頸項肌腱韌帶所覆蓋,部分的肌肉纖維會和臀大肌起始處的纖維相連,維持人體活動的重心穩定。

 

3.「下肢承托」核心

透過管理骨盆、髖、膝、足部肌肉、韌帶、神經、軟骨、骨膜⋯等關節軟組織的負荷,誘發各關節的韌帶的疲勞繃緊,軟骨勞損、骨膜炎、關節炎⋯⋯等,、增加各種相關的發病率、及各種慢性炎症病變的機會。

 

不容忽視的「疲勞成病」

人體三大「疲勞」

人體所有運動都需要骨骼與肌肉一起參與,人類站起來後,身體的重心平衡因轉變,付出的代價是重心的轉移,包括

  • 上「肩胛懸掛」
  • 中「脊椎平衡」
  • 下「下肢承托」

 

骨肉不分離-

人體是整體的代謝機體,人體所有組織器官的功能運作,都必須血管、神經、經絡的功能,都必須肌肉的參與,例如:

大家熟悉的心臟肌,血管的收縮和舒張,及醫生較少提及的腳部靜脈淋巴回收,全身的經絡循環⋯等,都是需要腳部的肌肉收縮協助運作。

 

「懸掛系統」

「肩胛懸掛」核心 – 由肱骨、鎖骨、胛骨、肋骨,上肢借助肱骨、鎖骨和胸骨⋯組成的一個衣架,並以脆弱的「頸椎」為軸心,覆蓋著豐厚的頸肩背胛肌,懸掛著約佔總重50%的身軀;懸掛系統結構複雜,滿佈掌管維生系統的器官組織,包括:

(1)掌管體內與外界接觸的咽喉、

(2)掌管連接腦部的血管和各種神經、

(3)掌管免疫淋巴組織、

(4)調節內分泌的甲狀腺、

(5)調節心肺功能的頸動脈體⋯

 

容易受傷的「支架」

  • 頸項是懸掛支架的軸心,上頂頭顱,下懸掛軀體,大大增加頸項纖細肌肉、韌帶、椎間盤、軟骨⋯等關節軟組織的負荷。

  • 註冊醫師黃天賜:「疲勞」可反映肌肉間的低阻抗容積通道(經絡)及與中樞神經的訊息傳遞受阻(註) 114 no. 26 > Andrew T. V. Ho,  6675–6684, doi: 10.1073/pnas.1705420114。

頸部經絡通道循環下降,直接反映頸部「養份補給、免疫力、下降、及氧化代謝廢物累積。」,從而影響頸項相關組織器官的正常功能,包括:

(1) 影響咽喉、聲帶、上呼吸道⋯感染率;

(2) 影響頸動脈體管控血壓,血含氧量⋯;

(3) 影響頸淋巴組織負責對抗病毒細菌入侵的免疫功能,

(4)影響淋巴組織周遭的經絡循環持續阻塞,可增加誘發相連的胸腺淋巴問題⋯

(5) 影響甲狀腺調節內分泌的功能⋯

(5) 影響及誘發各種頸椎病的發病率⋯

(7) 影響穿梭頸椎間的頸動脈擠壓,增加頭痛、頸項血管硬化、中風的發病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