潛在疼痛隱患、全靠磁頭探測痛點
絕大部份人知道伸展運動,透過中醫骨傷專科指導,原來伸展運動配合探測痛點方法可能探索出潛在病患風險
絕大部份人知道伸展運動,透過中醫骨傷專科指導,原來伸展運動配合探測痛點方法可能探索出潛在病患風險
頸椎病
頸部結構複雜,筋膜頸筋膜圍繞頸部肌肉、血管神經組織,由於頸部肌筋膜長期負荷會導致頸、肩、胛持續「疲勞繃緊」;久而久之會誘發頸、肩、胛軟組織的「無菌性炎症」,包括:斜方肌、菱形肌,頭夾肌、頭半棘肌⋯等;若疲勞、炎症持續,會誘發各種頸部的各種慢性病變。
臨床表現為頸肩胛周邊肌肉長期疲勞繃緊,胸悶,胸椎間有壓痛點,手麻、骨刺⋯等,而頸椎神經因被擠壓會誘發:失眠、頭痛、頭暈、落枕⋯等身體的警號,治療期長,易復發。
長期疲勞繃緊,增加脊椎間的椎間盤(軟骨)突出問題,導致突周邊的神經根受到擠壓,常見於頸椎、腰椎。
人體是一個整體的代謝循環機體,香港註冊中醫師黃天賜表示:透過「經絡」激活人體的自我防禦機制,與中醫「通則不痛」的護理機理,是人類與生軀內的自我抗病維生機制的理論是相通。
疲勞是反映患部「血液循環、免疫淋巴循環、經絡循環(低阻抗容積通道)功能提早衰退,從而可增加患部誘發各種無菌炎症,或增加相關慢性病變發病率。
(註1)肌肉間的低阻抗容積通道(經絡)及與中樞神經的訊息傳遞(註)vol. 114 no. 26 > Andrew T. V. Ho, 6675–6684, doi: 10.1073/pnas.1705420114.
管理「上呼吸道疲勞」
病毒細菌是人類的最大的殺手,主要是透過皮膚、及黏膜,包括:耳鼻眼胃腸..等黏膜進入體內;「頸項」滿佈神經、血管、免疫淋巴,是掌管人體(呼吸道、胃腸道)與外界接觸的第一防線。
【咽喉疲勞敏感】
長時間的手機,電腦操作,增加頸項肌肉間長期疲勞,反映頸項肌肉間的經絡(低阻抗容積通道)障礙,加上煙酒、飲食,空調,乾燥,睡眠⋯習慣,增加咽喉、聲帶、氣管、鼻腔、口腔⋯黏膜的「養分補充、代謝物疏泄、免疫力」功能提早衰退,誘發都會誘發喉乾、鼻燥、敏感、感冒⋯的發病率。
上呼吸道護理DIY
頸項結構:頸部結構複雜,滿佈血管神經,由肌肉、筋膜、及緻密的結締組織重重包圍;頸椎是人體懸掛支架的軸心,很容易受因長期低頭的疲勞姿勢,
1.影響頸部相關肌腱繃緊的惡性循環,影響穿插於七個脊椎骨之間的頸動脈血管功能;
「頸椎關節」的疲勞繃緊,導致椎動脈受擠壓,從而直接影響腦部的「血氧」供應。
有研究表現,大多數中風的患者,都曾患有不同程度的病椎病,
舒緩頸項肌肉繃緊,從而促進患部的血液循環,每天使用 是預防頸項疲勞 ,誘發頸椎病,及腦血栓(中風)的發病率,
方法:「天磁定點止痛 DIY」
(1)未病先防-用拇指尖或天磁檢定法,於疲勞繃緊的位置,找出潛伏於肌腱間最痠疼位置。
(2)透皮給藥-可選擇含34%薄荷醇、和30%甲基水楊酸「透皮給藥」特性,透過藥用定點按壓,深層激活患部的經絡反應(即低阻抗容積通道)引發組織胺分泌,舒張患部疲勞繃緊狀況(有如刮痧的作用),改善頸部的血液循環、直接改善痠疼患部各組織器官的自我抗病功能。
(3) 「及早管理疲勞」-透過簡單事重複做,工作前,工作後,於患部重複以上〔1~2〕,可避免疼痛的發病率。(1)改善肌肉間的經絡循環(低阻抗容積通道)的自我修復本能;(2)減少疲勞繃緊的壓力累積,促使患部血液循環、靜脈免疫淋巴循環;(3)改善神經未稍的發炎反應、舒緩疼痛、減少惡性病變的機會。
骨肉不分離-
人體所有運動都需要骨骼與肌肉一起參與,人類站起來後,身體的重心平衡因轉變,付出的代價是重心的轉移,包括:
「肩胛懸掛」核心 – 由肱骨、鎖骨、胛骨、肋骨,上肢借助肱骨、鎖骨和胸骨⋯組成的一個衣架,並以脆弱的「頸椎」為軸心,覆蓋著豐厚的頸肩背胛肌,懸掛著約佔總重50%的身軀;懸掛系統結構複雜,滿佈掌管維生系統的器官組織,包括:
(1)掌管體內與外界接觸的咽喉、
(2)掌管連接腦部的血管和各種神經、
(3)掌管免疫淋巴組織、
(4)調節內分泌的甲狀腺、
(5)調節心肺功能的頸動脈體⋯
人體直立時,重心在上方,通過脊椎上端承托頭顱,脊柱由33節脊椎組成,上下肢的各種活動,均通過脊柱調節,保持身體平衡。是維持人體重心平衡的支架,左右分別各覆蓋兩束豎脊肌,於胸部及頸部兩側的溝上延伸;胸部由胸腰筋膜所覆蓋,頸部則由頸項肌腱韌帶所覆蓋,部分的肌肉纖維會和臀大肌起始處的纖維相連,維持人體活動的重心穩定。
透過管理骨盆、髖、膝、足部肌肉、韌帶、神經、軟骨、骨膜⋯等關節軟組織的負荷,誘發各關節的韌帶的疲勞繃緊,軟骨勞損、骨膜炎、關節炎⋯⋯等,、增加各種相關的發病率、及各種慢性炎症病變的機會。
人體所有運動都需要骨骼與肌肉一起參與,人類站起來後,身體的重心平衡因轉變,付出的代價是重心的轉移,包括:
人體是整體的代謝機體,人體所有組織器官的功能運作,都必須血管、神經、經絡的功能,都必須肌肉的參與,例如:
大家熟悉的心臟肌,血管的收縮和舒張,及醫生較少提及的腳部靜脈淋巴回收,全身的經絡循環⋯等,都是需要腳部的肌肉收縮協助運作。
「肩胛懸掛」核心 – 由肱骨、鎖骨、胛骨、肋骨,上肢借助肱骨、鎖骨和胸骨⋯組成的一個衣架,並以脆弱的「頸椎」為軸心,覆蓋著豐厚的頸肩背胛肌,懸掛著約佔總重50%的身軀;懸掛系統結構複雜,滿佈掌管維生系統的器官組織,包括:
(1)掌管體內與外界接觸的咽喉、
(2)掌管連接腦部的血管和各種神經、
(3)掌管免疫淋巴組織、
(4)調節內分泌的甲狀腺、
(5)調節心肺功能的頸動脈體⋯
容易受傷的「支架」
頸部經絡通道循環下降,直接反映頸部「養份補給、免疫力、下降、及氧化代謝廢物累積。」,從而影響頸項相關組織器官的正常功能,包括:
(1) 影響咽喉、聲帶、上呼吸道⋯感染率;
(2) 影響頸動脈體管控血壓,血含氧量⋯;
(3) 影響頸淋巴組織負責對抗病毒細菌入侵的免疫功能,
(4)影響淋巴組織周遭的經絡循環持續阻塞,可增加誘發相連的胸腺淋巴問題⋯
(5) 影響甲狀腺調節內分泌的功能⋯
(5) 影響及誘發各種頸椎病的發病率⋯
(7) 影響穿梭頸椎間的頸動脈擠壓,增加頭痛、頸項血管硬化、中風的發病率。
波士頓大學醫學院海軍血液研究實驗室 〖溫度對出血和凝血時間的影響〗研究報告,在38名正常的男女志願者的研究顯示,在外科手術過程中,維持正常體溫 對確保血小板,和凝血蛋白功能發揮是十分重要。MA 02118,USA・Crit Care Med. 1995Apr;23(4):698-704
《本草綱目》薄荷:辛能發散,涼能清利,專於消風散熱。故為頭痛、頭風、眼目、咽喉⋯的要藥。
《滇南本草》薄荷:治一切傷寒頭疼、霍亂吐瀉、癰、疽、疥、癩諸瘡。又:野薄 荷上清頭目諸風,止頭痛、眩暈、發熱。去風痰,治傷風咳嗽、腦漏鼻流臭涕。退虛癆發熱 。
《500種中藥現代研究》薄荷消風散熱,可以通過興奮中樞神經系統,使皮膚毛細血管擴張,促進汗腺分泌以增加散熱作用。
《500種中藥現代研究》薄荷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,體外實驗表明薄荷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白色葡萄球菌、甲型鏈球菌、乙型鏈球菌、卡他球菌、腸炎球菌、弗氏痢疾桿菌、炭疽桿菌、白喉桿菌、傷寒桿菌、綠膿桿菌、大腸桿菌、變形桿菌、白色念珠菌等均有抗菌作用。薄荷煎劑對病毒和單純皰疹病毒均有抑製作用。
《500種中藥現代研究》薄荷對皮膚及黏膜血管的作用 :薄荷醇(又名薄荷冰,是天然薄荷的濃縮提取物)應用於皮膚,能刺激神經末梢感受器,可使局部皮膚或黏膜的冷覺感受器產生冷的感覺,反射地引起皮膚或黏膜的血管收縮。因其對皮膚的刺激作用,並可緩慢滲透入皮膚內,引起長時間的充血,並反射性地引起深部組織血管的變化,調整血管的功能,以達治療作用。薄荷醇的複方局部應用有消炎、止痛作用。
「疾病」是上天安排給所有「生物」的課題,而上天賦予人類與其他生物最大不同的是「創造」,生命的課題會在不同的時空不斷重複,直至你學懂。
ATTITUDE 態度 - 健康是人生的課題,是關於自己對健康的「態度」,例如:積極/堯幸、主動/被動、熱誠/拖延⋯⋯心態!
Beware 慎防 - 「憤防」經常影響你健康的小毛病,憤防「習慣成病」的習慣!
Care 護理 - 掌握「大病由小病治」的DIY自助護理,避免長期「疲勞」誘發的各種都市病;包括:感冒、頭痛、胃腸病、咽喉痛、失眠、下肢淺靜脈粥脹、經痛、頸肩痛、關節痛、視力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病、肝、膽、腎⋯等。
DIFFERENT - 面對自己當下的身體狀況,與五年前的你有什麼分別,從而針對性改善。
Effect 影響- 正視過去半年持續影響自己健康問題,包括:頭痛、疼痛、頸項疲勞、呼吸道、胃腸道、氣喘、睡眠、工作壓力與工作習慣、飲食習慣、運動習慣⋯的關係。
舒緩肌肉繃緊,從而促進患部的血液循環,每天使用 是預防頸項疲勞 ,誘發頸椎病,及腦血栓(中風)的發病率,
方法:「天磁定點止痛 DIY」
(1) 未病先防-用拇指尖或天磁檢定法,於疲勞繃緊的位置,找出潛伏於肌腱間最痠疼位置。
(2) 透皮給藥-可選擇含34%薄荷醇、和30%甲基水楊酸「透皮給藥」特性,舒張患部疲勞繃緊狀況,改善頸部的血液循環、直接改善痠疼患部各組織器官的自我抗病功能,。
(3) 防病變- 每日3次,定時給藥,直至痊癒。
適用於:人體各關節周邊的肌肉運動創傷、肌腱、韌帶、軟骨、椎間盤、骨膜⋯關節軟組織的創傷、勞損、誘發的疼痛。
目的:透過促進患部生態循環和陳陳代謝功能,改善患部的養分補給,代謝廢物疏泄、預防各關節因長期負荷,誘發的各種慢炎炎症病變。
人體是一個整體的代謝機體,而「疲勞」反映了身體各維生系統,及相關器官組織的機能超負荷,而人體的膚色、眼神、體溫、呼吸、脈搏、體態、睡眠、體質、排便…等狀況,反映了身體的健康的狀況,有如一張「人體檢測紀錄表」,紀錄了人體過去數天,數月,數年…或十數年的行為模式、生活環境、體能及情緒…等「狀況」,反映了身體各組織器官的能量,反映維繫人體生命的維生系統的「狀況」。
影響身體消化系統晚間的功能恢復」,增加誘發「便秘、腹脹、體重」異常的警號。增加肌肉神經的緊張,影響各關節組織的加各肌腱組織的「勞損及疼痛」的警號。
影響晚間骨髓「造血運動」,影響人體「免疫功能力」,
影響身體組織器官(心腦肝脾腎)於晚間的功能恢復作用。
影響肝腎排毒功能,及身體內分泌的正常調節。
於香港臨床經驗四十年「黃天賜」註冊中醫師認為,及早管理以【黃帝內經】的【治未病】為基礎,針對都市人的生活習慣;喚醒體內的自然抗病能力本能,透過簡易的自我疲勞管理,可以及早預防都市疼痛的及病率,包括:頭痛、頸痛、腰痛、膝關節痛、靜脈粥脹、扁平足⋯等的循環功能、從而改善體內所有組織器官的「氧分供應、代謝癈物回收,及自我修復功能。從而改善管理各種都市病的病變。
疲勞可反映患者整體的「血氧」含量,包括:心、腦、肝、脾、肺、腎、胃、腸,皮膚、骨胳關節軟組織⋯等的各種功能運作,
疲勞可反映人體整體「代謝廢物」的疏泄狀況,例如:下肢長期疲勞、循環系統、經絡系統阻塞,引發淺靜脈曲脹、扁平足、 腱鞘炎、 關節炎及皮膚病…等。
疲勞可反映人體各器官和組織晚間的「功能恢復」機制,例如:長期失眠,會影響壓力荷爾蒙、及交感神經的運作、胃腸道黏膜晚間的自我修復,骨髓造血功能(紅、白血細胞),自體免疫抗病功能、及心肝膽胰脾肺腎⋯的自我抗病功能。
(註)肌肉間的低阻抗容積通道(經絡)及與中樞神經的訊息傳遞(註)vol. 114 no. 26 > Andrew T. V. Ho, 6675–6684, doi: 10.1073/pnas.1705420114.
香港衞生防護中心:「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。流感病毒會不停衍生新品種⋯因而每年重新研製流感疫苗。人類對這種病毒的抵抗力有限,甚至沒有抵抗力,令新病毒比季節性流感傳播得更迅速及廣泛⋯患者通常會於二至七天內自行痊癒。病徵包括發燒、咳嗽、喉嚨痛、流鼻水、肌肉痛、疲倦和頭痛;亦可能出現嘔吐和腹瀉等⋯切勿購買或使用成分不明或來歷不明的產品。
聆聽身體的警號
聆聽免疫力的警號 –
長期疲勞、失眠、缺乏運動⋯會影響晚間骨髓造血功能,影響白血細胞的抵抗力,增加發病率。
觀察身體第一防線
觀察口腔、和喉嚨黏膜是病原體滋生之處,也是防止細菌進入體內的第一防線, 當細菌累積足夠數量時,便可誘發口腔炎、喉嚨炎⋯,入侵黏膜的防線,並隨血液入侵體內,誘發感冒症狀.
定出感染的類別
傷風/感冒 | 流感 | |
病發 | 突然 | 逐漸遞增 |
症狀 | 咳嗽、喉嚨痛、流鼻水、輕微發燒⋯ | 頭痛、咳嗽、喉嚨痛、
肌肉痠痛、倦怠、 發燒3~4天 發冷、疲倦虛弱等⋯ |
感染部位 | 鼻、喉嚨 | 全身性 |
病毒細菌主要是透過皮膚、及黏膜,包括:耳鼻眼胃腸..等黏膜進入體內,「頸項」滿佈神經、血管、免疫淋巴,是掌管人體(呼吸道、胃腸道)與外界接觸的第一防線。
管理口腔「酸鹼度」
忌:口腔是病菌滋生的溫床,忌長期菸、酒、辛辣、煎、炸、烤⋯等刺激性食物,影響口腔、胃腸腔⋯消化道黏膜的免疫力,從而增加誘發咽喉炎、聲帶炎,扁桃腺炎⋯的發病率。
宜:用1 : 10 的鹽開水嗽口,沖洗黏附於喉嚨後、及鼻黏膜上的病毒細菌,減少發病率。
忌:長期凍飲習慣,因溫度下降會影響口腔、呼吸道、腸道的免疫能力,會增加嗜酸性的有害細菌滋生,同時影響呼吸道、口腔和腸道正常的免疫防禦功能。
管理「頸項疲勞」
忌:長期固定的電腦、手機、文書的工作姿勢、失眠及精神壓力..等,都會影響頸項的新陳代謝循環,導致(1)血氧供應疲勞、(2)代謝癈物疏泄疲勞、(3)免疫淋巴循環疲勞,嚴重影響人體防禦病毒細菌的免疫功能。
宜:零距離給藥- 直接透過患部皮層給藥,減少口服消炎藥對肝腎過濾的不良副作用。方法:
(1)未病先防-用拇指尖或天磁檢定法,於頸項疲勞繃緊的位置,找出潛伏於肌腱組織間的痠疼部位。
(2) 透皮給藥-可選擇含34%薄荷醇、和30%甲基水楊酸「透皮給藥」特性,舒張頸部疲勞繃緊狀況,改善頸部的血液循環、直接改善頸部各組織器官的自我抗病功能,從而防禦病毒細菌的入侵。
(3) 防病變- 每日3次,定時給藥,直至痊癒。
薄荷 | 《本草綱目》薄荷-辛能發散,涼能清利,專於消風散熱。 |
甲基水楊酸 | 非類固醇消炎藥,與阿斯匹靈的乙基水楊酸的功能幾乎相同 |
衞生署呼籲市民慎用藥
抗生素是治療細菌感染而非病毒感染的藥物,服用抗生素不能治愈流感或加快痊癒
抗病毒劑⋯必須經由醫生處方才可服用
充足休息和多喝水⋯如果病徵持續或惡化,應立即求診。
市場流行的感冒藥,說明書已清晰說明
只是抑制感冒症狀的為主,而是抑制感冒表面的病徵,更不能增加免疫力,即「治標不治本」。
例如市場一些標榜舒緩「鼻塞、流鼻水」藥-鼻黏液是身體對抗病毒入侵的防禦手段,而透過通鼻塞藥物抑制類交感神經作用,及血管收縮⋯達到減少鼻水流出,副作用可影響神智,及可影響血壓。
咳嗽藥- 常含有「咖啡因」副作用會興奮中樞神經,易上癮。
止痛消炎藥(NSAID)- 透過抑制中樞神經,達到抑制上呼吸道的分泌液、發熱藥,可影響胃腸道出血。
止痛藥物阿斯匹靈 – 阿斯匹靈主要是透過抑制前列腺素的製造,從而阻斷血栓素和發炎因子的生成,所以會影響凝血功能。
有關薄荷的醫學文獻:
《本草綱目》:薄荷,辛能發散,涼能清利,專於消風散熱。故為頭痛、頭風、眼目、咽喉⋯的要藥。
《滇南本草》:治一切傷寒頭疼、霍亂吐瀉、癰、疽、疥、癩諸瘡。又:野薄 荷上清頭目諸風,止頭痛、眩暈、發熱。去風痰,治傷風咳嗽、腦漏鼻流臭涕。退虛癆發熱 。
《500種中藥現代研究》